JS导航效果
首页
|
新闻 ∇
|
联系我们
|
样本
No Content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英语
日语
韩语
俄语
德语
法语
阿拉伯文
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
意大利语
荷兰语
瑞典语
希腊语
捷克语
丹麦语
匈牙利语
希伯来语
波斯语
挪威语
乌尔都语
罗马尼亚语
土耳其语
波兰语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英语
日语
韩语
俄语
德语
法语
阿拉伯文
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
意大利语
荷兰语
瑞典语
希腊语
捷克语
丹麦语
匈牙利语
希伯来语
波斯语
挪威语
乌尔都语
罗马尼亚语
土耳其语
波兰语
登录
|
注册
|
搜索
|
返回网站首页
我的论坛
→
翻译业界交流
→
同声传译社区
→
同声传译交流
→
同声传译一些比较重要的技巧与原则
同声传译一些比较重要的技巧与原则
发起人:eging3 回复数:
0
浏览数:
7123
最后更新:2016/6/2 11:14:00 by eging3
简洁模式
完整模式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从旧到新
从新到旧
2016/6/2 11:18:50
[
只看该作者
]
#1
eging3
角 色:版主
发 帖 数:1914
注册时间:2015/7/22
回复
编辑
删除
同声传译一些比较重要的技巧与原则
要谈的这些
同传原则
和技巧都属于比较零散、比较边缘性的
同传技巧
。虽然如此,在同传过程中,它们仍然会对口译员的可信度和出色发挥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是口译员的声音问题。任何一个口译员都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不是每个没有经过专门的发声训练的口译员都可以像播音员那样一板一眼、字正腔圆。然而在同传现场,听众都是通过耳机来听
同传翻译
的,佩戴耳机本身就不是一件什么令人感到舒服的事情,一般情况下,谁都愿意直接听讲话。但是既然使用了耳机,同传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控制自己的声音,不要过于刺耳,也不要沙哑,因为这两种声音都会给人不舒服的感觉。此外,还应该尽量使自己的声音具有一定起伏的语音语调,不要过于单调乏味,因为出席会议的代表如果一整天都听着单一、枯燥的翻译腔的话,很有可能会对翻译失去兴趣,宁愿半懂不懂地去听现场的发言,也不愿忍受翻译单调的译文。
其次是同传的装束问题。不是所有会议都要求同传西装革履。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次去参加一个著名体育品牌的营销人员培训,我因为事先没有询问主办方是否需要西装革履,为了避免主办方挑理说同传不穿正装(有的主办方事前会特别强调同传必须西装革履地去参会),我干脆就穿了一套西装去。可是到了现场就觉得有些尴尬,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是一身运动装,走在他们中间,自己觉得特别不自在,而参会的人也会觉得那天的翻译怪怪的!当然,反过来的情况也曾经碰到过,就是有些会议事先觉得没那么正规,因此穿得随意一些,可是到了现场才发现这是一场绅士们的聚会,大家都是西装革履,打着领带,而自己一身便装,在中间显得有点“猥琐”!因此,在会前一定要与主办方沟通会场的着装问题!
再次是在现场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处理办法。虽然至今没有一本专门针对同传的应急手册,然而同传在现场可能碰到的突发情况却并不少。同传机器可能出问题,由于技术人员没有注意而同传译员又没有在会议开始之前要求调试,就很有可能在会议正式开始时,出现技术故障。那样的情况时很尴尬的,如果大会不得不由于技术的原因而推迟,这时同传箱成了关注的焦点,坐在里面是很尴尬的。当然有的时候,或许会议开始前一切调试正常,而正是在开始后才出现问题,此种情况责任不在同传译员,所以不必在意,不过此时最好与主办方沟通要求他们向听众作出说明,因为听众一旦耳机里听不见声音了,往往分不清是技术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此外也有可能碰见这样的问题,就是有一些听众或者出于好奇,或者是不愿戴耳机,而跑到同传箱旁直接听同传的翻译,有时会站在同传箱旁,有时却会站在同传箱前,恰好挡住了译员的视线,这些都会给同传译员带来干扰,所以如果一位译员正在翻译,那么另外一位休息的同事就应该及时提醒听众,礼貌地请他们不要站在同传箱旁,以免影响同传的工作,一般来说,听众都会配合。如果遇到那种特别不讲理的听众,只好与主办方沟通,由他们来解决问题了。由此可见,同传现场遇到的种种突发情况在所难免,与主办方沟通是最好的解决方式。然而值得强调的是,在这所有的过程中,
同传译员
自身都应该保持良好、稳定的心态,不要影响到自己的发挥。
总之有关同传的原则和技巧还有很多,同传是一项精细的工作,注重细节是一名合格同传译员的基本素质。在了解和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技巧之后,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总结,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专业翻译公司 http://www.e-ging.com
译境翻译公司BBS|上海翻译论坛|同声传译交流论坛|自由译员社区|外籍母语翻译交流|寻找上海翻译工作|兼职翻译招聘|笔译口译项目发布| 上海翻译资源| 小语种翻译资源| 证件翻译资源| 留学文书翻译模板| 翻译语料术语库| CAT翻译软件|Trados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