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导航效果
首页
|
新闻 ∇
|
联系我们
|
样本
No Content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英语
日语
韩语
俄语
德语
法语
阿拉伯文
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
意大利语
荷兰语
瑞典语
希腊语
捷克语
丹麦语
匈牙利语
希伯来语
波斯语
挪威语
乌尔都语
罗马尼亚语
土耳其语
波兰语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英语
日语
韩语
俄语
德语
法语
阿拉伯文
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
意大利语
荷兰语
瑞典语
希腊语
捷克语
丹麦语
匈牙利语
希伯来语
波斯语
挪威语
乌尔都语
罗马尼亚语
土耳其语
波兰语
登录
|
注册
|
搜索
|
返回网站首页
我的论坛
→
翻译业界交流
→
高级口译实战
→
交替传译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交替传译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发起人:eging3 回复数:
5
浏览数:
12098
最后更新:2024/2/9 10:45:55 by pangls
简洁模式
完整模式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从旧到新
从新到旧
2017/5/19 16:13:05
[
只看该作者
]
#1
eging3
角 色:版主
发 帖 数:1914
注册时间:2015/7/22
回复
编辑
删除
交替传译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最近的一个周是近期工作最繁忙的时候,论坛也顾及不过来。总算可以抽出点时间来写点东东,弥补一下。过去的一个周基本上做的都是交替传译,接待规格都不算太低,包括了英国市长,英国大学商学院的系主任,英国最大的两个工会的地区总负责人,地区最大的公司会议,国内书记,以及的行业以及政府的代表团 ...在过程中出现过之前未曾讨论过的一些问题,今天在这里也一并提一下。
虽然优秀问题可能不算普遍现象,但感觉还是应该提醒一下。
记忆主导,笔记辅助
在之前我们曾不止一次的提醒大家记忆训练永远应该放在首位,并且它既像一块基石,直接影响着大家在口译学习上的进步。最近的几次会议中,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以记忆为主,笔记仅仅是以非闯辅助性的角色出现的,当然这可能仅仅是比较特殊的情况,并不能说笔记就是不重要,但最为一种形式还是应该一起大家的注意。其中的一天的工作,一天下来我只坐下来休息了不到十分钟,其余的从早9:00-17:00都是站着做的口译,其中4个超过一小时的演讲以及问答。而在会前没有任何的相关资料。从信息的密度,演讲者的速度,演讲的时间不固定,有时候内容很多时间很长,内容的熟悉程度,都是有相当难度。上述的几个因素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解消化过程中,而此时过多地记笔记对译员的记忆理解会有很大的干扰,并且整个过程是站着的,所以很不舒服。像一段下来4-5分钟停顿一次,是很正常的。之前有朋友也问,speaker一般将多长时间才停啊?答案可能是5分钟,也可能是10分钟。但是作为译员,在speaker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打断演讲者开始翻译,是很不礼貌的。并且本身译员在自身训练过程中就是被强化训练应该可以应对15分钟或者更长的演讲。
在上周的工作中基本上大多数的时间没有记笔记,以下下来也就是记了几页,并且基本也就是数字。很经常演讲者可能会忘记的口译员的存在,滔滔不绝,这些情况要时刻警惕。在商学院作的一场是有关城市经贸合作的,演讲者将得很快,很长时间才停一次,虽然有slide show但是往往等我想要看一眼的时候speaker他自己讲完,就换掉了,这样计划就完全乱掉,这种情况下就要完全发挥记忆的能力,来进行回忆。另外一点要提一下的会议双方都有精通对方语言的代表,中国这边的处长是搞经贸翻译的,对方的系主任居然将得一口流利中文,工作压力很大。会议结束的时候,系主任,其他导师还特意过来慰问一下译员,首先对于内容的完整准确性表示认可,其次对译演讲者给译员造成的压力道歉。这个例子从另一方面说明译员应该做好准备面对各种情况,口译员没有理由来为自己的工作过失找理由。最终弥补的工具是你的记忆力。
另外一个例子是上周同事在为中国驻英国大使的演讲一段口译,大使在招待会上是英语发言,这个发言应该是交替传译的,因为先前的几个发言人都是这样的。但是大使的演讲一直没有停顿,估计应该是15分钟左右,并且有大量的数字。由于译员并没有预料到,所以前半部的内容基本上没有笔记,后来才开始记,但内容已经过半。而最终译员基本上还是依靠出色扎实的记忆能力完成了任务,尽管内容上有所缺失,但大多数的内容都在。酒会全场为译员的出色表现鼓掌。记忆作为第一步,一定要把基础打牢,当然其他因素都密切相关,包括听力理解等等。
调整心态
现在在大家的学习过程中,大家会觉得做口译员是一件非常风光的事情。但是实际工作中,还是多少会有工作落差的。包括现在国内口译培训市场急速的扩大,大家都希望分得一杯羹,使得一些一般性的口译竞争更加激烈。在口译工作中口译员必须要调整好心态,一方面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应付工作中面临的压力,另一方面保持一个平稳的情绪进行工作。有时候代表高傲的态度,或者对口译员的工作的忽视,都会让你在一次感觉到工作的落差。值得一提的是外国的speaker往往都是对口译员非常的尊敬。一个周的工作中,往往都是演讲者进来想找口译员见面,然后再同与会的代表团成员打招呼。这种情况译员才感到自己的重要性。所以在会议中无论上述的哪种情况,易于都应该调整心态,以自己的最佳的工作状态来面对。
上面也曾提到了,口译中会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这时候平稳的心态更加重要。当然首先,在会议之前要做好自己的‘家庭作业’应该尽可能把搜集相关的资料。作好课前准备,你的口译成功了60%。口译过程中如果出现自己听不懂的地方,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这个信息的重要性,如果是小的细节,可以考虑省略,但是如果是重要信息的话,则必须向演讲者来确认。这个过程是很自然的,口译员也不是万能的,总会议不懂的地方,所以向speaker进行讯问是很正常的,要求speaker重复也没有问题,当时不可能大段的重复,最多确认个词汇,或句子。否则别人对你的能力也会产生问题。听不懂的时候或者不确定的时候应该及时地询问,不要硬翻,或者省略。不要以为别人听不出来你漏了东西。双方代表中听得懂两种语言的情况很是平常。同时这种情况也是让口译员很是头疼的,因为往往有一些代表懂一点英文,但是全部让他来又搞不定,有时候抓住一点漏的东西,他会认为是你的失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译员还是应该保持稳定的心态。在工作中一次是给政府的代表团作口译,当中带团的agent懂英文,其中有一次就再提问的时候给代表解释,事实上他解释的东西在我的口译中都已经概括,并且提到了两次,整个版本包括了5点内容,他就抓住那一点在做解释。第一者对口译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尽管不是口译员自身的过失。第二对于不懂英文的代表来说他们会认为是口译员翻错了。第三,speaker也可能是认为是口译员没有解释清楚。说实话当时情况下那位老先生有点炫耀的味道,因为会议的规格在那里,按照国内的标准的话speaker应该属于省长的级别,在这种会议随便有人插进来解释是很不礼貌的。最后在老先生解释完毕之后无奈之下,又向代表解释一边并且加强了语气强调,刚刚老先生提到的我在先前已经解释很清楚了,并不存在理解上的问题。然后又向speaker解释了一句,speaker也很无奈的笑了笑。举这个例子,目的有二:其一,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应对突发事件;第二,口译过程是对于自己口译一定要自信,并且语气也应该让人感到不容置疑。当然你的内容必须正确:)
--------------------
We shall hew out of the mountain of despair, a stone of hope.
经历劫难洗礼之后i-BBW又站了起来,深绿色的冬装多了几分灾难后的凝重。i-BBW依然需要
我们每一位朋友的扶携与支持。让我们一起来宣传我们的家园~~~
专业翻译公司 http://www.e-ging.com
译境翻译公司BBS|上海翻译论坛|同声传译交流论坛|自由译员社区|外籍母语翻译交流|寻找上海翻译工作|兼职翻译招聘|笔译口译项目发布| 上海翻译资源| 小语种翻译资源| 证件翻译资源| 留学文书翻译模板| 翻译语料术语库| CAT翻译软件|Trados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