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导航效果
首页
|
新闻 ∇
|
联系我们
|
样本
No Content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英语
日语
韩语
俄语
德语
法语
阿拉伯文
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
意大利语
荷兰语
瑞典语
希腊语
捷克语
丹麦语
匈牙利语
希伯来语
波斯语
挪威语
乌尔都语
罗马尼亚语
土耳其语
波兰语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英语
日语
韩语
俄语
德语
法语
阿拉伯文
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
意大利语
荷兰语
瑞典语
希腊语
捷克语
丹麦语
匈牙利语
希伯来语
波斯语
挪威语
乌尔都语
罗马尼亚语
土耳其语
波兰语
登录
|
注册
|
搜索
|
返回网站首页
我的论坛
→
翻译业界交流
→
翻译高手求教
→
从战略和战术角度谈学习和翻译
从战略和战术角度谈学习和翻译
发起人:eging 回复数:
0
浏览数:
5918
最后更新:2019/3/12 8:55:53 by eging
简洁模式
完整模式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从旧到新
从新到旧
2019/3/12 8:55:57
[
只看该作者
]
#1
eging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3730
注册时间:2015/6/5
回复
编辑
删除
从战略和战术角度谈学习和翻译
这可能会是一个比较长的帖子,也是我一直想要书写下来的东西。看到翻译硕士论坛这么多人分享经验贴,还有不少人来这里问道英语和翻译学习方法,我也很想把自己的一些体验系统地写下来。这不是所谓的“经验贴”或者“考研过来人”系列,因为,我要真正地从宏观的战略角度和微观的战术角度详细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关于我:从小学开始学英语,初中和高中各科成绩都很一般,唯独英语和历史比较突出。本人不敢断言自己知识面广,但是我对于许多历史知识都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在了解它们时,仿佛自己洞悉了好多别人不知道的天机,很有种自豪感。而对于英语,完全来自于我对陌生语音语调的好奇。用现在的话说,我可能就是一个天生的装B犯,在很小的时候就幻想自己能在一群人当中流利地说一口其他人都不懂的外语,然后接受大家的恭维和羡慕的眼光。真的,我从小就幻想这种场景,以至于这成了我学习外语的动力。
读历史教会了我用高屋建瓴的方式来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进入大学后,这种方式对我影响更甚,直接推动了我在翻译方面能力的提高。
所以,接下来,就将进入正题,先从战略角度谈英语学习和英语翻译。
大家也许都听厌了许许多多关于怎样学习好英语或者翻译的话语,诸如:1 多练。 2 多背。3 多动笔。 4 多张口,等等。平心而论,这些建议是有帮助的。但是它们都太过笼统,并且都是万金油似的词句,套在谁的学习中都好像讲的通,实际上却并不见得如此。而且,这些经验和建议也都是从具体的学习方法入手,看似对大家是直接的帮助,实际上,可能会把大家导入误区,至于为什么,我先卖个关子,之后自然会有解释。
那么我所谓的战略角度是什么呢?不废话,简而言之:就是如同行军打仗一般,你想要下一步吃掉哪个敌人?吃掉后又该怎么继续?你的行动会对全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几个问题才是关键,重中之重。至于怎么吃掉,这是战术问题,下一个板块会细谈。
我们假设学习英语或者英语翻译是一盘很大的棋,你若只纠结于一兵一卒的得失,是否显得太小家子气了呢?需知,好的棋手可是永远在心中设下了万千布局,丝丝相扣且互成体系,最终的目的也就是胜利。学英语也是,我先问我自己:我该怎么入手?通过摸索,我的答案是:听说入手。这里有必要简单谈一下理由。自古以来,都是先有语言,后有文字。听说的历史比读写的历史悠久的多,人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听说的使用多于读写。于是,我从这一规律出发,下定决心要先解决英语的听说。因为,在极端的假设下,一个听说良好的文盲,总是能比读写优秀的哑巴和聋子更好地进行沟通。
于是,我是先听说,后读写,这就回答了我之前提出的问题中的前两个。至于最后一个问题,也就很好回答了:我通过对听说问题的解决,为自己的英语基本功打牢了基础,读写的提高就是顺水推舟。最后,听说读写一齐指向棋局的关键战略点——译。
这里再回过头看我之前提出的观点,即为什么某些万金油似的建议会把你导入误区。因为这些建议都是在细节上给出的指导,并没有告知你大方向该如何前进。这些万金油建议就好像告诉了你机枪阵地该怎样架设,却没告知你下一步整只军队该移动到哪里去。比如,一说到翻译就强调要多练,却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没有输入,怎来输出?因此,我认为,好翻译是读出来的,多读、读好绝对比多练重要。同样,关于这一点,我会在战术角度中详细讲。
限于论坛的篇幅,战略角度我只想写这么多。毕竟,这个概念还是有点玄乎,说太多有忽悠大家之嫌。但我把它放在第一位讲,也表明了我对战略思维在英语和翻译学习中所扮演角色的肯定。所以,我建议大家也不妨亲自试试我的这种方法,先从宏观的角度审视一切,再投入到战斗当中。
接下来,就是战术角度的思考了。说直接点,就是细节。
还是根据我自己的学习体验来阐述,首先是听说的问题。一提起口语,相信各位在大学一定接触过一个叫“英语角”的活动。每个人,不管是爱好英语的,或者是抱有其他目的的,都对这个“角”趋之若鹜。但是我想请大家扪心自问,英语角对你们的口语提高起了多大的作用?反正我是去过一两次后就决定不再去了。原因很简单:那里的人,除了外教以及少数几个高手,大多数口语都很烂。你和他们一起讲英语的结果就是,互相搞不懂彼此在说什么,或者你水平高一点,说得很陶醉,对方却很沉默,完全成了演讲。所以,练习口语要同比你水平高很多,并且愿意和你进行建设性对话的人讲,最好是老外。你去英语角,可能遇到最多的就是那些打酱油的同学,憋在那里不说几句话,或者讲得很结结巴巴,你看着都很着急。(就事论事而已,没有对这些同学的任何负面评价)。这样的情况,何来真正对口语的提高?
那么我是怎么提高口语能力的呢?呵呵,这就是我的个人特色了。还是直接的说:自己同自己讲。大家看到这里,可能就会好奇了:这不是神经病么?怎么自己和自己讲?我告诉你们,这一点都不怪胎,我也是从疯狂英语的李阳那里学到这一招的。只要我的大脑是空闲的,每当我看到什么东西或者遇到什么事情,我就会立马用英语说出来,说的不好也要硬着头皮说,实在说不出来,就立马记下来去查词典解决清楚。这个方法不限时间地点。散步、上厕所、上课下课的路上、课间、吃饭的时候……我都会一个人喃喃自语。口译也是一样,我会看到中文马上用嘴巴说出英文翻译,或者看到英文立刻说出中文的翻译,不论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管旁人的眼光。(前提是不影响其他人哈)。这是一个学习的体系,你可能觉得很怪,很pervert,但是,真正牛X的人,哪个不是有点怪胎呢?这种狠劲儿,你我都需要的。
最后我再谈谈翻译吧。开门见山,我还是想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我看过二级笔译的参考书,里面作者的一些看法我是十分赞同。比如说,“好翻译是读出来的”这个观点。这本书中还说,不少读书很多的译者,在翻译时会有这种感觉:看到原文,脑中不自觉地就反映出了译文的框架,或者是某些字词和语句。我认为,这和所谓的语感一样,可以被称之为“译感“,口译笔译都一样。我个人来讲,有点惭愧,大四才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于是开始了踏踏实实的阅读之旅。一年的时间,我看过的书如下,中英文都有。
英文:《消失的地平线》 《一九八四》《老人与海》《罗素快乐智慧书》《西行漫记》《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麦田里的守望者》《热爱生命》
中文:《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些什么》《波斯少年》《一寸河山一寸血》
这些书,凡是英文的,阅读我都是from cover to cover。每个不懂的单词我都查字典解决了,每个晦涩的语句我都和丫死磕到底,最后一定要弄懂。《了不起的盖茨比》我还读了两遍。不得不承认,这些经历对于我的语感和“译感”有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至于从书中得到的知识,以及每本书本身给我带来的洗礼,更是数不胜数。目前我也没停止阅读,正在阅读英文的《爱伦坡短篇故事全集》。
所以,如果真有心做翻译的话。读书吧,读好书吧,把书读好吧。建议先从英文原著开始,不要怕晦涩的语句以及生僻的单词,要知道,耐心能战胜一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英文也是同样的道理。
不知不自觉就讲了这么多,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耐性看完,呵呵。其实我也只是很想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分享给大家,能帮到大家就好。
最后,我再说说自己考研的情况吧。我考的同济口译,现在是拟录取。如果体检和政审没问题的话,应该能被顺利录取。这个帖子说了这么多,我再三强调,绝非什么“经验贴”,相信认真看完的朋友也会发现我并没有提到我是如何备考的,买的哪些参考书等等。但是,你也会发现,我的这篇帖子其实也包含了备考翻硕以及学习英语和翻译的一些奥义。我也欢迎大家和我进行讨论,要交流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嘛,呵呵。
[eging 于 2019-3-12 9:11:32 编辑过] 修改
译境翻译公司BBS|上海翻译论坛|同声传译交流论坛|自由译员社区|外籍母语翻译交流|寻找上海翻译工作|兼职翻译招聘|笔译口译项目发布| 上海翻译资源| 小语种翻译资源| 证件翻译资源| 留学文书翻译模板| 翻译语料术语库| CAT翻译软件|Trados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