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翻译学所划分的翻译过程中理解和表达两个步骤。有很多的理论讨论这些问题。大家都知道,在我们中国,有所谓“信、达、雅”(严复)之说,有所谓“忠实、通顺”(林语堂)之说。另外还有所谓的“直译”和“意译”之争。甚至还有文学作品“可译”与“不可译”之争。他们的观点引发了许多真知灼见,后来不少翻译家在他们的文章中讨论和引申了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观点大部分是经验谈,虽然不成系统的理论,对于翻译学习者却是很有用的。而国外许多翻译理论家讨论的往往是纯理论的问题。例如:Eugene A Nida, Susan.k.Langer,Peter Newmark等。他们的理论往往从语言学、语义学、符号论、信息论、接受美学等角度去探讨翻译问题。近年来,这些理论大多被介绍到了国内,并且也有一些国内学者出版纯理论的翻译学著述。这些理论我们有必要大致地了解一下。如果有兴趣地话,也可以仔细地读一读。不过,据我了解,至少国内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者,往往并没有翻译实践。所以,作为翻译的实践者,有时会被这些理论引入歧途。
The doctor had been falling asleep over his coffee.
医生本来在咖啡旁睡着了。
这里说不上有什么大错,似乎是表达不到位。“在咖啡旁睡着”中文好像不“平”。而其实,这仍然是理解的问题。首先,将over his coffee 译作“在咖啡旁”便有些勉强。这里的over显然不仅是,或者说,不是表示方位。否则,完全可以用beside之类的词。再者,理解有字面上的理解、表层的理解和深层的理解之分。从字面上看,这个句子只是咖啡和睡觉之间的时间关系问题,而其实,它的真实含义就是医生是医生本来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就睡着了。这从原文用的不是过去完成时、而是过去完成进行时这一点,还有选用over这个词这一点都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