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导航效果
首页
|
新闻 ∇
|
联系我们
|
样本
No Content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英语
日语
韩语
俄语
德语
法语
阿拉伯文
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
意大利语
荷兰语
瑞典语
希腊语
捷克语
丹麦语
匈牙利语
希伯来语
波斯语
挪威语
乌尔都语
罗马尼亚语
土耳其语
波兰语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英语
日语
韩语
俄语
德语
法语
阿拉伯文
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
意大利语
荷兰语
瑞典语
希腊语
捷克语
丹麦语
匈牙利语
希伯来语
波斯语
挪威语
乌尔都语
罗马尼亚语
土耳其语
波兰语
登录
|
注册
|
搜索
|
返回网站首页
我的论坛
→
翻译业界交流
→
翻译高手求教
→
翻译技巧:突破口译中的速记难题
翻译技巧:突破口译中的速记难题
发起人:eging 回复数:
0
浏览数:
4622
最后更新:2017/12/30 13:05:36 by eging
简洁模式
完整模式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从旧到新
从新到旧
2017/12/30 13:05:44
[
只看该作者
]
#1
eging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3730
注册时间:2015/6/5
回复
编辑
删除
翻译技巧:突破口译中的速记难题
我历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友们在学习口译上最大的难点在于笔记问题。因此我整理了一条实用的(E-C)英译中笔记方法,提供初涉口译的众学友学习。
首先,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同学并没有意识到口译笔记的基本类型。在此为大家简述一番, 其实口译笔记可以按照“源语和目标语”分为两类,在此以英语和汉语为例。比如:“E-C”和“C-E”是两个不同的体系。(E-C即英译中;C-E即中译英)。
关于“C-E模式”的笔记,在中译英时口译者并没有听力上的挑战,所以在记录笔记时我们大都可从容应对;把握脉络、大意、关键词,并选择性的记录;而且还能保证主要意思都能记在脑中;即使没有系统训练过笔记法的学友,也可以通过强记和速写,把信息记全。
所以说,中高级口译考试时的“C-E模式”的句子或段落的笔记可以是挑选性的(selective); 也可以做得“面面俱到”(every single point),而这时的要求就是你手写速度,清晰度(legibility), 合理逻辑的布局和排列。
在这样的背景下,C-E模式的笔记体系就引入了大量的“符号”以简化速记的强度,提高速记的质量,使译者有更多的时间脑记。
比如这段符号:“中 e ↗+” 表示“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
笔者纵观了各种专业课程、比较了热门的口译笔记法书籍,口译论坛和网站上的有关信息,发现对于这些“符号”并没有一个有明确的、规范的统一写法。完全是不同专家和从业者的各种个性化的笔记,加上一些共性的元素。比如:“全球”这个概念, 有时会写“w”;有时也写成“⊙” 。写法各异, 但都属于认知常识范畴。
对于这一情况,我也反复告诫学友,口译上常见的表达和词汇,要用符号,因为用熟悉的“固定符号”更加容易想象到这些信息,所以大家就得掌握熟记这些符号,这样才可以在考试中赢得更多翻译和口译的时间。
常见的符号比如:↗: 表示:增长;改善;加强;推进等积极涵义;↘表示:减少;下降;恶化;~ 表示:波动;起伏;不稳定;∵表原因;∴表结果 √表示:肯定;强调;确认;共识;答应等涵义;×表示:否定;排除;异议等…这里不做穷举。
但学友千万不要为了写符号而写,因为并非所有信息都可以记为符号,过多追求符号也会影响内容和信息的完整度,适得其反。所以建议口译考前考前温习一遍各种常见符号,余下的就考自己的发挥了。
所以常见的符号、缩写考前一定要过滤一遍:
英语口译笔记常用缩略语>> 常用口译符号汇总>> 专业高效笔记法介绍>>
接下来,谈一下在E-C模式时的口译笔记,这一模式在中高级口译考试听力和口译口试部分都是重头戏。 “E-C模式”的段落和单句是否能做好,笔记是关键;但是英译中过程中比笔记更重要的是听力理解本身,如果无法听懂或者遗漏信息过多,再好的笔记也无济于事。
这里再稍稍谈及听力实力的范畴,其一是absolute listening muscle“绝对听力实力”,其二则是flexible listening muscle“相对听力实力"。
前者是听者对于“源语”的词汇,句型,语义听到后的“瞬间击破力”,我称其为“秒杀力”, “秒杀力”体现了听者的内在实力,或者说,就是一个听者对于“源语”的“辨音”能力好, 对词汇的“立体记忆”能力强,基本功扎实;而后者则是当“绝对听力实力”已经难以发挥时,反复听也无法听出单词或者意思情况下需要唤醒的背景知识、经验、灵感的等“辅助性元素”。
所以如果你正在准备口译听力考试的听译或备战第二阶段的口译口试的“E-C”部分,就必须加强听力能力的提高。
从数据上讲,至少要保证能听懂句子或者段子80%以上的内容。那么接下来才有机会把笔记记录下,然后为最后的翻译或者口译打下基础。
这里笔者主要讨论大家的听力能力在80%以后的处理方法。当大部分内容已经可以确保听懂的情况下,你就可以开始从容地记笔记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做“E-C模式”的笔记时也有大量符号,甚至也有用大量汉字带替代英语信息,比如“改”代表 Reform and opening up; “广”代表“broader, holistic等概念”
但这些在我看来,是对于初涉口译这门学科的学友们来说,在瞬间进行“E-C模式”笔记转换是很有难度的。
所以我依然支持学员保留英语的特色,在笔记时采用“源语”记录,因为用汉字或者符号,一来不是特别熟悉,增加了瞬间思考的负担和时间压力;二来,写下来后能否完全identify,然后“还原信息”还是一个疑问,毕竟在瞬间的E-C的转换对于译者的双语功底有着相当高的要求,所以我建议,对于初学者,尤其像中级口译学友,最好还是原汁原味地呈现英语笔记,更加实用。
译境翻译公司BBS|上海翻译论坛|同声传译交流论坛|自由译员社区|外籍母语翻译交流|寻找上海翻译工作|兼职翻译招聘|笔译口译项目发布| 上海翻译资源| 小语种翻译资源| 证件翻译资源| 留学文书翻译模板| 翻译语料术语库| CAT翻译软件|Trados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