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传译翻译时遇到听不懂、译不出时怎么办? | |
![]() |
发起人:eging2 回复数:2 浏览数:12009 最后更新:2024/11/20 14:37:52 by panglss |
发表新帖 | 帖子排序: |
eging2 发表于 2015/11/18 14:03:01
|
同声传译翻译时遇到听不懂、译不出时怎么办? 在完成过的众多翻译中,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一些同传翻译,忍不住呱噪些“经验”。同声传译翻译时遇到听不懂、译不出时怎么办?
同传的翻译标准 在探讨同传技巧之前,首先应该明确同传应遵循的翻译标准。“什么是好的翻译?”“翻译应该怎样做?”有关翻译原则的讨论由来以久,意见始终不能统一。无论严复的“信、达、雅”还是纳达的“等效”,是“硬译”还是“转译”,其实都有一定道理。不过,同传有别于笔译和交传,有一些翻译标准并不适用于同传。我认为:翻译是为了交流。归根结底,翻译的任务就是让有交流困难的人群能够实现相互交流,所以“实现交流”是翻译工作的核心功能。因为同传要求即时性和同步性,所以只要能够基本满足“交流”的功效,可以适当降低在其它方面的要求,如准确度、文雅度、忠实度等都相对交传要差一些;有时候为了能够跟上讲话者的进程,省略一些细节也是可以接受的。 1、 出任同传的基础条件 担任同传,首先要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同传译员不仅外语要好,母语本身要有一定造诣。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以为做翻译的难点是外语不好,往往只花精力去学习提高外语能力,忽视了母语能力,认为说好母语还不是天经地义的事,结果在做高负荷的同传时,明明听懂了外语,却一时想不起适当的母语,卡了壳。所以,要做好翻译,在母语和外语两方面都要下大力气提高,打下个坚实的语言基础。 除了语言储备,同传译员还要有好的身体储备。每次同传工作通常都会持续一两天以上,加上做同传时大脑要高速运转,十分耗费体能,所以没有好的体力是难以承担同传工作的。同时,同传译员必须口齿清晰,如果声音悦耳就更理想了。欧盟就把“好听的声音”看为一项口译员应具备的素质,在其培训课程中,也专门有发声训练。 此外,同传译员也应具备以下一些素质:反应敏捷、良好的短期记忆力、广博的知识、冷静抗压的心理、清晰的思维、细心、最好能一心二用甚至多用。 2、 经验和教训 1)、遇到听不懂、译不出时怎么办? 古语“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恰是对同传译员传神的素描。在开始翻译时,译员要快速灵活地作出反应,而当遇到卡壳时,一定要冷静、决不能慌乱。最好的方法是忽略过去,直接跳到下面的内容,以后视情况补充说明。此时有两忌:一忌胡编乱造,宁可不说、也不乱说、错说;二忌执着,老对过去的错误或问题念念不忘,一心要想出个完美的译法,结果往往是前面的芝麻没拣起来,后面的西瓜也丢了,进入越翻问题越多的恶性循环。 2)、要有个好的坐姿 同传译员通常都独自坐在翻译间里,可以比较随意,不用太注意边幅。为了更好地工作,译员应让自己坐得舒服自在。有的翻译培训会对坐姿提出要求,其实,做起同传来,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基本无暇顾及那些坐姿要求,还不如怎么舒服怎么坐,反而便于长久工作。不过,无论怎么坐,都得保证自己的听说不受影响。例如: 有一次我就看到旁边的小妹译着译着就把腿脚逐只盘到椅子上了,居然自己还不知道。 3)、笔记 因为要求同步,同传一般不用记笔记。不过,译员手边应该准备好纸笔和其它资料,遇到一些数字、型号、名称时最好能随手记下,以备以后再出现时可以参阅。同传笔记一定要简洁,一两个字就够,不要花时间和精力在笔记上。除了偶尔记一些数字或名字,一般我本人是不记笔记的。 4)、总结 每次做完同传,都应该及时总结经验得失。不仅在语言上要做总结,在临场表现、资料收集、辅助准备等各方面都应该总结得失,让下一次同传做得更完美更顺畅。 5)、准备 同传是可以预做准备的,事前准备越全面,翻译起来越容易。进翻译间前不仅要收集文稿、讲义、PPT提纲、会议议程、参会名单等资料外,如果有时间,也可以针对要翻译的内容预做一些语言、词汇上的准备。此外,临做同传前一定要注意调节身体状况,不要熬夜,保证开始工作时精神饱满。 |
译境翻译公司BBS|上海翻译论坛|同声传译交流论坛|自由译员社区|外籍母语翻译交流|寻找上海翻译工作|兼职翻译招聘|笔译口译项目发布| 上海翻译资源| 小语种翻译资源| 证件翻译资源| 留学文书翻译模板| 翻译语料术语库| CAT翻译软件|Trados技术交流 ![]() ![]() ![]() ![]() ![]() ![]() ![]() |